北京自元、明、清建都以来,可以说是五方杂处之地。清代入关以后,满洲风俗传到北京,即以北京婚俗而论,有满洲旗人风俗,蒙古旗人风俗,汉军旗人风俗,本地汉人风俗,南省侨居此地人风俗,乡间风俗,京西特有风俗,三山外火旗人风俗……真是谈起来,够作一本书的,这里只能略分门类,剪裁着谈一谈。
满人婚俗
《清稗类钞》中所记各地婚俗,尤其满洲,都不是真正习俗,只是记些陋俗,供人取笑。我所以先谈满人婚俗的,因为我本是满人,见闻较确切些。本节所谈,只以京旗满人婚俗为主。
北京婚俗虽有满汉的分别,除几点显著的不同以外,大体是相同的。满人婚俗的所谓媒妁,只是男女两家的亲戚故旧,来往穿插,十指露缝,爱亲作亲,决不是专任"媒婆"的才能说亲。北京为人作媒,俗称"喝冬瓜汤"。喝冬瓜汤确不容易,先要留心记住某家某家郎才女貌,然后到男女两家去说,来往跑道,费功夫,赔本钱,是丝毫报酬没有的。
说得男女两家都有一二分同意,然后过"门户帖儿"。帖上载明家长姓名、官阶、所属旗分、新郎职业等简略履历。容两家分道打听,打听的内容是:男家家道如何?新郎是否要强?有无恶嗜暗疾?女家家教如何?姑娘容貌怎样?是否娴静?会不会女红?打听的内容表面是如此,里面却包括意义很深。例如女家只有一女,养得娇惯,男家却上有两层公婆,中多妯娌姊妹,下多子侄,此亲便不能作。打听合适以后,便通知媒人相看,此时男女双方尚不知就里,只凭两家尊亲至近亲友相看,绝没有对相对看,互通款曲的。相看合意后,互换"年庚小帖",各自到合婚处合婚。
以男女九宫排出上中下三等婚姻。即便是"下等五鬼婚",只要不妨不克就可以作亲。至于男女属相冲犯,什么"白马怕乌牛","羊兔泪交流"之类,是不会有的,如有的话那连婚都不必合了。合成婚后便是"文定",即"放小定"。例以金银指环荷包各一两对,以家境区分多少。文定以后,男家预备婚娶,女家预备嫁衣,但由文定到婚期,须有相当时日,一年二年没一定。女家在文定以后,便约束姑娘不许外出,调息身体等。临嫁前一月内要行"奠雁"礼,即所谓"通信放大定"。在通信以前,男家索要新娘衣服尺寸单和"小日子"。尺寸单是为通信时送往女家新娘衣服所用,小日子是预先问妥新娘经期,以便择嫁娶日子时好规避。通信之日,所有的礼物中最不能少的是《通书龙凤帖》,就等于现在的婚书,因封面有金画龙凤,故名龙凤帖。内容是:
"伏以秦晋联盟,世笃婚姻之美,朱陈缔好,永偕伉俪之欢,时臻月期,爱卜良辰,钦遵御制数理精蕴,推察阴阳不降吉日,敬备奉迎,谨择于本年某月某日迎娶。一切趋避,详列如左:一、上下轿宜用某时,面向某方大吉。一、冠笄坐帐,面向某方大吉。一、合卺宜用某时大吉。一、是日忌某某某三相,临时避之大吉。于是爰修芜柬,祗迓莲舆,用布吉期,希惟惠照,谨启。某年某月某日通信大吉。"通书面上写"龙凤呈祥",封套外面写"富贵荣华",内附新郎原来小帖,并附古钱四枚。通信礼以外是"如意匣"和"鹅笼"、"酒海"。鹅笼单双均可,酒海是□伙铺所备金樽(近年有放四个洋瓶的)。以外便是食盒,内装新娘四季衣裳、金银首饰、龙凤饼、枣栗桂圆落花生等喜果。再有鱼池,内放活鱼。共计两"抬"至若干"抬"。
通信到门以后,新娘稳坐炕上,由家人亲友将男方的使者(多系新郎尊亲)迎进客堂。待茶之后,使者取出如意,放于新娘膝上,以簪钗一二件插于新娘头上,或为戴指环腕镯,各念吉祥话,新娘只低头不语而已。
奠雁礼成以后,静等吉期。有钱人家预备妆奁嫁妆要够"抬"(由十六抬至百二十抬不等。六十四抬为全份,三十二抬为半份),抬多在吉期前一天送往男家,抬少可以当日送去,若再少不够时,可雇"窝脖"扛往男家,但必须在前一天送到。嫁妆第一二台例为如意匣和通书匣。送妆的娘家人必须是近亲,方能按着新娘的习惯安妆。
吉期所用的大轿执事,除必须一红两绿三乘轿外,喜轿不,用花轿而用红呢官轿,或满顶银球的"星星冠轿"。执事用"锣七对"或"锣九对",带弯钩喇叭,又分全份执事或半份执事两种。满人执事用牛角灯,以示最早是夜里迎娶的。嫁娶之日,新郎到女家"谢亲"。花轿出门以后,即由大媒陪同新郎入内向岳父岳母叩头,即古礼的亲迎之意。近年也有"谢妆"不谢亲之说,乃在新娘尚未娶出之前,先入内叩头的。
男家临发轿之前,先用小儿在喜房里打锣"压炕",随着鼓手"响房",也有娶回新娘之后再响房的,称作"倒响房"。响房后点"长命灯","铺床",随命小儿拿"盖头",命人送"离娘饭",然后娶亲太太辞行,或乘绿轿或压花轿,娶亲官客乘车,鼓乐喧天,直奔女家。花轿打杵后,娶亲太太先入内为新娘梳头穿袄,女家闭门,娶亲官客叫门,女家点鼓手吹打,有"夸得胜"、"油葫芦倒爬城"、"屎蜣螂爬竹竿一节一节爬"、"麻豆腐大咕嘟"等通俗曲牌,名为"杀新娘性",实在是为给新娘留修饰的功夫。合意开门后,递包撒满天星,娶亲官客入内,由女家请人招待,摆设酒宴。新娘由齐全不忌人上盖头,穿上轿袄,由娘家父兄抱入轿内。花轿离门,娶亲太太告辞,随将桌上预设的"子孙筷"、"子孙碗"单窃筷入袖内,象征着"窃去子孙"。娶亲太太走后,娶亲官客的席上由茶房"上汤",表示娶亲的仪式告终,娶亲官客撂"汤封"辞出,赶回男家交差。
新娘子上轿以后,送亲男女随轿同行,新人的"宝轿"打杵后,送亲太太先下轿进入洞房外间暂坐,男家闭门(没有女家闭门的时间长),送亲官客著补眼顶戴前去叩门,合意开门后,宝轿已然撤去轿杆,摘去轿顶,由轿夫提入门内,经过炭盆"熏煞"后,扶在洞房门口,便等解轿帘新娘下轿。满俗新娘上轿时,除了娶亲太太梳双抓髻、穿上轿袄、搭盖头以外,还要在胸前挂一面挂镜,镜心向外,镜背贴身。洞房如果是有里外间屋的,外间设好天地桌,请全福不忌的男客代为上香,在新娘没下轿之前,雕鞍弓箭都要供在桌上。
开启轿帘之前。将雕鞍放在轿前,预备新娘迈过,表示步步平安。随着新郎向轿帘放箭三支,名为"射煞",也有下轿后向新娘射的。轿帘开启,即由洞房内妙龄少妇指蘸胭脂粉,抹在新娘两腮,一面红,一面白,名为"填胭粉"。随着新娘下轿,八旗满洲固山婚俗则递"宝瓶",蒙古固山则递柴一束,各令新娘抱持。宝瓶也是□伙铺预备。内装金银米(黄米、白米)、金银如意,上盖红绸,系以五色丝线。婚礼三天后才能倒宝瓶,仪式是新夫妇坐在炕上,由家人倒于兜中,以得金银如意者为有财气。新娘怀抱宝瓶,迈过雕鞍,足踏红毡,到天地桌前同参天地,大多数是男左女右。
拜完天地,上炕抓盖头,吃子孙饽饽,喝交杯盏,是为"合卺"。坐帐后先"拆抓髻","开脸"。开脸是用五色衣线绞脸四下,去掉毫毛,分开鬓角,然后梳头。普通人家都梳两把头,铁枝子上缠真发。至于缎子假头,才兴了三四十年。官宦人家都戴细子,两根支杆,上搭钿子,四排绒花,是极隆重的装饰。有人以为钿子是梨园所兴,常人没有戴的,那是不知满洲风俗的说法。此时新娘头部状态,在旧礼教婚礼看来,已是妇人,而不是深闺静处的姑娘了。新娘修饰已毕,便"摆圆饭"。圆饭过后就等下地了。送亲太太在新娘修饰将齐毕时,便告辞回女家,去换"吃酒"的男女客去。普通吃酒的以男女各二位的居多,满俗最多不过男女四位。男家为预备接待吃酒的起见,大门内设有"迎门钟",由棚铺搭成隔扇门形式,中设红床一张,后挂福禄寿三星像,像前摆帽镜,前放执壶执钟。吃酒的来到,主人及娶亲太太迎出,新郎跪向三星,娶亲太太斟酒递新郎,新郎高举奉敬给吃酒人,随叩首,共三叩三兴。后来这种迎门钟的仪式就不多见了。
北京旗人旧俗有"两日酒"和"当日酒"。两日酒则四日回门,当日酒则两日回门。因为嫁女既经回过门便是贞操确定的明证。旧日婚礼的吃酒,就是表示新娘由此可以下地庙见,吃酒的不来,新娘便不能下地。所以以前两日酒,新娘两日一夜才能下地。下地以后先拜佛,再要拜祖,然后拜见翁姑家人、宗族戚友。新夫妇见礼要双叩首,所以名为"受双礼"。也有受单礼的,例如亲友中有人和新娘母家有关,在他心目中新娘便是姑奶奶地位。满俗出嫁女子为重,因之便不能受礼,只令新郎一人叩首,故名"受单礼"。无论单双礼,受礼的人都要掏"拜敬"。见礼以后,新夫妇便没事了。晚饭后,新娘要在翁姑前伺候烟茶,吉时到来,找好喜神方向,新夫妇回归洞房,五更即起,新娘母家来人接回门,多半是新娘的母亲。接回门的任务,第一要陪新娘的婆母到新房走一遭,以便呈验贞操证件,如经审查没问题,皆大欢喜,新妇开箱,以手帕、荷包零星小物分赠家人亲友,名曰"开箱礼"。夫家预备糕点,款待亲家母,名为"吃梳头酒"。新娘回到娘家,当然有一番诉说,如果翁姑脾气大,夫婿滚刀筋,家境外强中干,不但母女泪流满面,亲友邻居也多有同为伤心的。少顷新郎到后,重摆圆饭,少坐即起,有的入便席再吃,有的新郎告辞,新妇则可多留半日。婚后第九日为单九,十八日为双九,女家有人来夫家看视,名"瞧九"。以后周月住对月,三节接住娘家,以至催生、洗三、满月、"挪骚窝"等,谁又说"嫁出的女泼出的水"呢?
汉人婚俗
满汉婚礼相同之点甚多,大体说来,满族注重排场,汉俗注重礼节;满俗似"官场派",汉俗似"学者派"。其明显不同之点,汉俗在问名纳采过程中有所谓相看新郎新妇的规矩。汉俗婚礼的通信放大定,多半没有玉如意,但礼物中却增加了榛、栗、柿、藕、猪羊腿、猪羊肉、茶、糖、白面、脂粉等物,较满俗能多至十拾以上。考究起来这些物品多合古礼中婚嫁礼仪的物品,只是名词古今不同罢了。汉礼中乡间或贫困人家也有女方要彩礼的,世家却是没有要的。娶嫁时执事除用金灯以外,余者相差无几。
古礼婚娶都是夜间,现在只乡间如此,城内无论满汉都已不在夜间,只以牛角灯、金灯示意而已。汉礼娶亲太太穿绣八团红青褂子,百褶大红裙子。新娘梳时式头,官宦人家戴凤冠霞帔,等于满族的钿子。在婚礼次日黎明,由新郎报告贞操,即派仆役驰往女家报喜,时尚未明,"报喜来了"之声,由巷外直达女家门首,不但女家知晓,巷内外各邻居都已知道某家小姐有贞操,在那时代确是一种无上荣耀。也有不报喜的,只以男家门前结采否为凭。若接回门的娘家人见男家门前撤了彩子,便不敢再进门了。汉俗吃酒的人多,四位八位以至十六位,并且有时不限定是成年人,少女也可随行,但必须都要携带礼物,新娘下地见礼,新郎拜见吃酒人时,要赠与礼物的。
全面介绍 |